爱诗词 > 诗词鉴赏 > 清平乐·雨晴烟晚

清平乐·雨晴烟晚

朝代:五代 | 作者:冯延巳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译文
译文雨后初晴,傍晚淡烟弥漫,碧绿的春水涨满新池。双燕飞回柳树低垂的庭院,小小的阁楼里画帘高高卷起。黄昏时独自倚着朱栏,西南天空挂着一弯如眉的新月。台阶上的落花随风飞舞,罗衣显得格外寒冷。注释①砌:台阶。②特地:特别。③砌:台阶。④朱阑:一作“朱栏”,红色的栏杆。
注解
鉴赏这是一首抒写闺情的词作,写的是一个少妇在暮春时节的一个黄昏,思念亲人并等待他归来的情景。词的上片写明节候、环境以及这位少妇所见的景物特色。“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一个“晚”字点名时间;“绿水”二字交待气候-----此时正值春天。这两句乃是写寻常春景:雨后放晴,夕阳残照,烟霭空濛一片,暮色中但见新池绿水盈盈,这景色春意盎然。这是女主人公乍一放眼就看到的自然美,与一般人的赏春并没有什么不同,还未充分显现出她观景的独特感受。“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作者在写景中表现主人公观景有一个心理过程。她乍一看春色挺美,但继而看到暮色中归来的双燕在种着垂柳的庭院中翻飞盘旋,她的心弦就被触动了,与前面两句不自觉地感到春景之美就有些不同。燕子尚能在傍晚双双归巢,那么人呢,作者没有明说,只是写这位少妇把阁中画帘高高卷起。她的卷帘,既是为了更清楚地看双飞燕,也是为了使燕子进入画梁栖宿。这一无言的卷帘动作,蕴含着她的独特而微妙的心情,既有对成双晚归的燕子的羡慕,也有只见归燕而不见归人的怨怅。双燕在这里有鲜明的映衬作用,微露了她的复杂心境。在词中,用双飞燕、双鹧鸪、双飞蝶、双鸳鸯等形象来衬托女子的孤独感,是常见的,这里也是如此。至此读者看到春色虽美,但在女主人公眼中却有一个转折,从一般的观赏到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赏景中那种希望成双团聚的潜意识觉醒了。词的下片以女主人为中心,描绘她孤独凄冷的处境。“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上片之景原来都为女主人公独倚栏所见,“黄昏”对应上片的“晚”,“独倚”与上片“双飞”对举,点明她的孤单处境。那么,她黄昏倚栏是为了眺望远景吗?自然不是黄昏时分,大地一片模糊,还能看见什么呢,她是在盼望远人归来。“西南新月眉弯,”月出于东而落于西,她自黄昏独倚,直到月色偏西,可见其倚栏之久,盼望之切。“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从卷帘望飞燕到倚阑盼归人而望月,地点是不断移动的。此刻人依然未归,她又来到了阶砌再伫立等待。她真是心绪不宁,在住所凡是可看到归人的地方多次徘徊。直到夜风卷起阶前的落花,拂动她的罗衣时,她才感到春寒袭人。“落花风起”再次点明了暮春的季节特征,兼有春思撩人的象征意味。“特地”可解作“特意”或“特别”,在这里作“特别”解为宜。春夜的风使她感到特别塞冷,不仅仅由于她只穿了件薄薄的罗衣,更主要是因为她的独处而不能在心头激荡着暖流,这“寒”即是天寒,更指心寒,它以全篇之力为全篇做了一个收束。这是一首闺情词词中表露的是女主人公那种淡淡的哀怨与怅恨,于微婉的格调中流动着丝丝思情。此类写女子独居伤怀、望夫归来的题材,在《花间集》词作中常见。作者大多善于摄取微细的生活镜头,融入特定的自然景象,来表现女主人公的感受。这首词也体现了花间派的这种创作特色。创作背景南唐时期冯延巳居宰相之职,当时朝廷里党争激烈,朝士分为两党,使得李璟痛下决心,铲除党争。这首词正是词人感慨时局之乱,排忧解闷之作。
热门诗人
李白 [唐]
杜甫 [唐]
郭印 [宋]
释怀深 [宋]
周行己 [宋]
李商隐 [唐]
成鹫 [清]
曹勋 [宋]
方岳 [宋]
范成大 [宋]
陈造 [宋]
张祜 [唐]
周巽 [元]
项安世 [宋]
赵师侠 [宋]
姚合 [唐]
张昱 [元]
方回 [元]
白居易 [唐]
黄庭坚 [宋]
冯延巳的其他作品
《长命女·春日宴》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谒金门·风乍起》
《清平乐·雨晴烟晚》
《虞美人·春风拂拂横秋水》
《南乡子·细雨湿流光》
《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菩萨蛮·回廊远砌生秋草》
《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采桑子·洞房深夜笙歌散》
《采桑子·寒蝉欲报三秋候》
《采桑子·画堂灯暖帘栊卷》
《采桑子·画堂昨夜愁无睡》
《浣溪沙·转烛飘蓬一梦归》
《浣溪沙·醉忆春山独倚楼》
《临江仙·秣陵江上多离别》
《临江仙·南园池馆花如雪》
《菩萨蛮·沉沉朱户横金锁》
《菩萨蛮·画堂昨夜西风过》
《菩萨蛮·娇鬟堆枕钗横凤》
《菩萨蛮·金波远逐行人云》
《菩萨蛮·梅花吹入谁家笛》
《菩萨蛮·西风袅袅凌歌扇》
《菩萨蛮·欹鬟堕髻摇双桨》
《鹊踏枝·烦恼韶光能几许》
《鹊踏枝·芳草满园花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