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诗词 > 诗词鉴赏 > 浮槎

浮槎

朝代: | 作者:骆宾王
游目川上,睹一浮槎。泛泛然若木偶之乘流,迷不知其所适也。观其根柢盘屈,枝干扶疏。大则有栋梁舟楫之材,小则有轮辕榱桷之用。非夫禀乾坤之秀气,含宇宙之淳精,孰能负凌云概日之姿,抱积雪封霜之骨。向使怀材幽薮。藏颖重岩。绝望于岩廊之荣,遗形于斤斧之患,固可垂荫万亩。悬映九霄,与建木较其短长,将大椿齐其年寿者。而委根险岸,托质畏途,上为疾风冲飙所摧残,下为奔浪迅波所激射。基由壤括,势以地危。岂盛衰之理系乎时,封植之道存乎我。一坠泉谷,万里飘沦。与波浮沉。随时逝止。虽段仲文叹生意已尽,孔宣父知朽质难雕。然而遇良工,逢仙客,牛矶可托,玉璜之路非遥;匠石先谈,万乘之器何远。故材用与不用,时也。悲夫!然则万物之相感应者。亦奚必同声同气而已哉。感而赋诗,贻诸同疾云尔。昔负千寻质,高临九仞峰。真心凌晚桂,劲节掩寒松。忽值风飙折,坐为波浪冲。摧残空有恨,拥肿遂无庸。渤海三千里,泥沙几万重。似舟飘不定,如梗泛何从。仙客终难托,良工岂易逢。徒怀万乘器,谁为一先容。
简介
游目川上,睹一浮槎。泛泛然若木偶之乘流,迷不知其所适也。观其根柢盘屈,枝干扶疏。大则有栋梁舟楫之材,小则有轮辕榱桷之用。
译文
这是一首寓言式作品,序文和诗的联系清楚地说明了骆宾王从骈文中借用了词汇、结构与主题,这就使得其诗具有强烈的雄辩意识及散文式的铺叙。诗序原本用来叙述历史或传记的背景,使诗中及所述事件能够充分明了。王勃的《滕王阁诗》就运用了这一古典形式:序文描写了宴会、场景、事件的过程,诗篇则表现对这一情境的反应,诗与骈文序言的区别是分明的。可是在这篇《浮槎》中,诗只是把序文详细叙述过的内容简要地重述一遍。其中主要的变化是序文展示了希望——浮槎将被利用,漂泊者将被启用,而诗却使这一希望破灭。除了结尾外,诗紧密追随了序文的旨意,无论在讨论范围还是在措词上都与之相似。序的第三段与诗的开头两句相应:“负凌云概日之姿”描写浮木的高度,被简化成“昔负千寻质”。序的第四段叙述这棵树在偏僻的地方十分安全繁盛,诗则处理成具有松树和桂树的孤独和耐力。由于运用了双关语:真心/树干,劲节/树节,诗的描写具有更密切的道德联系。序运用了高雅优美的传统夸张比喻,以称赞的口气将某种事物与神秘的典范相比较:“与建木较其长短,将大椿齐其年寿者。”诗舍弃这一高雅的语句,采用了表示“超过”的简洁套语“凌”和“掩”。序文所写传说中的树也被具有象征意义的松树和桂树所取代。诗的第三联出于简化的要求,再次将序的描写语句简化成无力的重复,把“上为疾风冲飙所摧残,下为奔浪迅波所激射”变成“忽值风飙折,坐为波浪冲”。诗对于骈文序言的这种屈从关系说明,使诗歌创作接近骈文的试图很成问题:诗歌的体式手法已经演变并作用于精炼的五言诗,而骈文的修饰需要较长的语句和较散漫的结构,因此当骈文被“翻译”成诗句时,就变得贫瘠乏味。诗的第七至十二句没有追随序的相应段落,感怀时机和命运,而是细致描绘浮槎危险无助、无人赏识的境况。一旦诗自由地突破了序的论点,就可以反过来评论序文,否定浮槎可能遇到良工的希望。在这一点上,诗对序作了补充。不过,这种不同部分地出于诗体的要求,在结尾表现忧伤是诗歌传统的自然方式。
热门诗人
周巽 [元]
杜甫 [唐]
赵师侠 [宋]
黄庭坚 [宋]
郭印 [宋]
释怀深 [宋]
张祜 [唐]
李白 [唐]
周行己 [宋]
李商隐 [唐]
项安世 [宋]
成鹫 [清]
曹勋 [宋]
张昱 [元]
姚合 [唐]
方岳 [宋]
方回 [元]
范成大 [宋]
白居易 [唐]
陈造 [宋]
骆宾王的其他作品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咏鹅》
《在狱咏蝉》
《于易水送人》
《帝京篇》
《晚泊江镇》
《冬日宴》
《北眺舂陵》
《浮槎》
《边城落日》
《边夜有怀》
《乐大夫挽词五首》
《于西京守岁》
《别李峤得胜字》
《在军登城楼》
《畴昔篇》
《送别》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叙寄员半千》
《北眺春陵》
《至分水戍》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
《晚憩田家》
《冬日野望》
《晚度天山有怀京邑》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夕次蒲类津》
《春夜韦明府宅宴得春字》
《玩初月》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