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诗词 > 诗词鉴赏 > 拨不断·叹寒儒

拨不断·叹寒儒

朝代: | 作者:马致远
叹寒儒,谩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
译文
可叹那贫寒的读书人,白白地读了那么多的书,读书必须要题字在桥柱。即便题柱后乘坐上了驷马车,可乘了车又有谁能像陈皇后那样重金求买《长门赋》?先到长安看看,就回乡去吧!
注解
寒儒:贫穷的读书人。谩:徒然,枉自。须索:应该,必须。题桥柱:司马相如未发迹时,从成都云长安,出城北十里,在升仙桥桥柱上题云:“不乘驷马高车,不过此桥。”《长门赋》:陈皇后失宠于汉武帝,退居长门宫,闻司马相如善作赋,以黄金百斤请其作《长门赋》,以悟主上。武帝看后心动,陈皇后复得宠。
鉴赏
写作背景作者生活的时代缺乏赏识人才的君王,而作者的追求和理想主要地于能施展自己的才华,而这个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作者作此由慨叹读书无用、求取功名的艰难,决定归隐是最好的归宿。作品鉴赏这首小令有个特点,即用了“顶针续麻”的手法,也就是将前句的结尾,用作后句的开头。马致远是这种巧体的始作俑者,所以在形式上还不十分完整,到了后起的散曲,如无名氏《小桃红》:“断肠人寄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顶针”的表现就更为严谨了。这首曲虽未点出汉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名字,其实却是以他的遭际生发,来“叹寒儒,谩读书”的。司马相如是元散曲中凭借真才实学而得青云直上的典型。作品将他题桥柱、乘驷马车、作《长门赋》的发达经历分为三句,一一作为“寒儒”的比照;后者终究有所不及,只得“且看了长安回去”。言下之意,于今即使有司马相如一样的高才,最终也得不到应有的赏识。作者欲擒故纵,一步步假设退让,最后还是回到了“寒儒”的原点。末句亦无异一声叹息,以叹始,以叹终;感情色彩是十分鲜明的。严格地说,本曲在逻辑上是不很周密的,比如“读书须索题桥柱”就不是“谩读书”的必要条件,乘了驷马车,碰不上“谁买《长门赋》”,与“看了长安回去”的结局也成不了因果联系。但我们前面说过,本曲在形式上具有“顶针续麻”的特点。这一特点造成了邻句之间的紧密接续,从全篇来看,则产生了句意的抑扬进退。文势起伏,本身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在论点的支持上未能十分缜密,也就不很重要了。“且看了长安回去”,似乎也有典故的涵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出门西向而笑。”唐代孟郊中了进士,得意非凡,作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曾被人讥为外城士子眼孔小的话柄。“寒儒”们还没有孟郊中进士的那份幸运,“看了长安”后不得不灰溜溜打道“回去”,“长安乐”对他们来说真成了一面画饼。这种形似寻常而实则冷峭的语句,是散曲作家最为擅长的。
热门诗人
李商隐 [唐]
杜甫 [唐]
郭印 [宋]
释怀深 [宋]
李白 [唐]
周行己 [宋]
成鹫 [清]
曹勋 [宋]
方岳 [宋]
范成大 [宋]
陈造 [宋]
张祜 [唐]
周巽 [元]
项安世 [宋]
赵师侠 [宋]
姚合 [唐]
张昱 [元]
方回 [元]
白居易 [唐]
黄庭坚 [宋]
马致远的其他作品
《天净沙·秋思》
《寿阳曲·潇湘夜雨》
《夜行船·秋思》
《仙吕·青哥儿》
《四块玉·恬退》
《四块玉·叹世》
《折桂令·叹世》
《耍孩儿·借马》
《寿阳曲·江天暮雪》
《南吕·金字经·夜来西风里》
《寿阳曲·远浦帆归》
《寿阳曲·云笼月》
《蟾宫曲·叹世》
《水仙子·和卢疏斋西湖》
《拨不断·布衣中》
《拨不断·菊花开》
《四块玉·马嵬坡》
《拨不断·酒杯深》
《寿阳曲·心间事》
《拨不断·叹寒儒》
《落梅风·因他害》
《小桃红·春》
《落梅风·人初静》
《四块玉·浔阳江》
《金字经·樵隐》
《双调·清江引》
《杂剧·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双调·庆东原·叹世拔山力》
《寿阳曲·山市晴岚花》
《中吕·粉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