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诗词 > 诗词鉴赏 > 登飞来峰

登飞来峰

朝代: | 作者: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简介
《登飞来峰》是一首七言绝句,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本诗作者通过对自己亲身登临千寻塔远望,一览无余的视角直接描写,来抒发出他心中兴奋愉悦的心情,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就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害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此处最高的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注解
⑴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⑵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⑶闻:听闻,听说。⑷不畏:不畏惧,不害怕。⑸浮云:悬浮在半空中的云彩,暗喻奸佞的小人。⑹眼:视线。⑺缘:因为。⑻最高层:最高处。
鉴赏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典故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第三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第四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后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热门诗人
周行己 [宋]
曹勋 [宋]
方岳 [宋]
李白 [唐]
赵师侠 [宋]
范成大 [宋]
郭印 [宋]
项安世 [宋]
姚合 [唐]
杜甫 [唐]
释怀深 [宋]
张祜 [唐]
成鹫 [清]
方回 [元]
陈造 [宋]
周巽 [元]
李商隐 [唐]
张昱 [元]
白居易 [唐]
黄庭坚 [宋]
王安石的其他作品
《梅花》
《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泊船瓜洲》
《游褒禅山记》
《登飞来峰》
《元日》
《书湖阴先生壁》
《伤仲永》
《桂枝香·金陵怀古》
《明妃曲》
《浣溪沙·百亩中庭半是苔》
《千秋岁引·秋景》
《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清平乐·留春不住》
《读孟尝君传》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江上》
《乌江亭》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钟山即事》
《同学一首别子固》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孤桐》
《春夜》
《北陂杏花》
《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初夏即事》
《狼山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