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诗词 > 诗词鉴赏 > 蓝田溪与渔者宿

蓝田溪与渔者宿

朝代: | 作者:钱起
独游屡忘归,况此隐沦处。濯发清泠泉,月明不能去。更怜垂纶叟,静若沙上鹭。一论白云心,千里沧州趣。芦中野火尽,浦口秋山曙。叹息分枝禽,何时更相遇?
译文
在古典诗词中,以渔父为题材的作品,从楚辞《渔父》起,多不胜数。古代诗人常把渔夫视为隐者形象。一般写渔夫的作品多客观描绘其飘然物外、自得其乐,而钱起这首五古却写了“与渔者宿”,别出蹊径,饶有新趣。诗的前六句写爱渔者的居住地。诗人漂游在外,到了蓝田溪渔者的住处,觉得找到了自己追寻的理想境地。本来就是“独游屡忘归”的,何况此时到了一个隐者栖息的地方,则更感到得其所哉。这里有清泉明月,有隐逸高士,境合于心,人合于情,自然更是心惬神怡了。诗人描写对蓝田溪的喜好,层层推进,“况此隐沦处”,意为更加“忘归”,继而以水清可以濯发,月明使人留恋,进一步说明隐沦处的美好。最后以“更怜垂纶叟”,更爱那老渔翁,归结到愿和渔者同宿的期望上。隐处的好,就在于这里“清”、“明”、“静”,作者将这些意念以特有的景物予以编织,构成了一幅世外桃源的美好图景。诗的中间四句写与渔者宿的乐趣。诗人与渔者宿,并不是因为旅途无处可栖,而是清夜长谈,得到了知音。谈论之中,渔者飘然物外的情怀,千里沧洲的乐趣,使自己心向往之。“白云心”,用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而出岫”意,就如柳宗元《渔翁》中写“岩上无心云相逐”以喻隐者之意一样。“沧洲趣”,即隐居水边之趣。沧洲,滨水的地方。古代常作为隐士的居处。诗人与渔者同宿,纵谈隐居之道,遁世之乐,不觉野火烧尽,东方破晓。可见两人通宵煮水烹茗,畅谈不休,其乐融融。最后两句写与渔者不忍分别之情。诗人为此时分手如飞禽各栖其枝而叹息,不知何时再得相遇,惆怅不已。由此又将与渔者宿的感情推进一层。古代诗词中写隐士多写不遇。隐士隐姓埋名,遁世避居,要写时往往“以影写竿”,如唐代贾岛的《访隐者不遇》,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陆畅的《送李山人归山》,宋代魏野的《寻隐者不遇》等等。如要写相遇之人,多写渔者、樵者、耕者,而很少如钱起这样写与隐居的渔者同宿的。钱起这样写,增强了人们对隐者的生活与情志的真实感,同时从诗人吐露的与渔者同宿的投契、眷念上,表现了他的胸襟。
热门诗人
郭印 [宋]
释怀深 [宋]
赵师侠 [宋]
成鹫 [清]
张昱 [元]
方岳 [宋]
杜甫 [唐]
张祜 [唐]
周巽 [元]
李白 [唐]
周行己 [宋]
李商隐 [唐]
项安世 [宋]
曹勋 [宋]
姚合 [唐]
范成大 [宋]
方回 [元]
白居易 [唐]
陈造 [宋]
黄庭坚 [宋]
钱起的其他作品
《送僧归日本》
《赠阙下裴舍人》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省试湘灵鼓瑟》
《逢侠者》
《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
《送夏侯审校书东归》
《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裴迪南门秋夜对月》
《与赵莒茶宴》
《归雁》
《蓝田溪与渔者宿》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远山钟》
《闲居寄包何》
《酬刘员外雨中见寄》
《新昌里言怀》
《送少微师西行》
《过孙员外蓝田山居》
《东溪杜野人致酒》
《夏日陪史郎中宴杜郎中果园》
《送郎四补阙东归》
《送鲍中丞赴太原军营》
《题萧丞小池》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东陂》
《郎员外见寻不遇》
《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竹间路》
《行路难》
《题延州圣僧穴》
《秋霖曲》
《送马明府赴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