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诗词 > 诗词鉴赏 >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

朝代: | 作者: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
简介
《寻隐者不遇》是北宋诗人魏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运用想象,想象自己寻找仙人不意进入了仙境,从而真象了一种闲逸雅致的仙境生活,突出了隐者的超然出尘的胸怀,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译文
寻仙问道,没成想却来到了蓬莱仙岛,这里到处香气弥漫,松花自落。仙人到底去了哪里呢?怎么到至今还不回来,这满地的白云幸好没人打扫。
注解
⑴隐者:隐士,脱离尘世回归自然的人,这里指所谓的仙人。⑵真:即仙人,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为真人。蓬莱: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⑶松花:松树的花。老:衰老,引申为花的衰老,即下落的意思。⑷采芝:摘采芝草。古以芝草为神草,服之长生,故常以“采芝”指求仙或隐居,此处代指作者所要寻找的仙人。⑸遍:一作“满”。
鉴赏
唐诗中寻访隐者不遇为题材的小诗有好几首。而似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最为后人激赏。魏野这首七绝的意境很像贾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题中的“隐者”为谁,人们已不得而知,魏野本人即是宋初有名的隐士,他与不少隐逸者有交往,这里反映的就是诗人生活的这一方面,写的是隐者相寻,终未得遇。与贾岛诗相比,诗题虽同,内中含义却昭然有别。贾岛诗中,隐者在“云深不知处”,但毕竟“只在此山中”,还是有目标可见的,而此诗中的隐者,行迹更加漂泊不定,难以捉摸。“寻真误入蓬莱岛”,首句点出寻访的地点,这位隐士看来是个道士,诗人称之为得道成仙的“真人”,足见敬仰之情。“误”二字,既说明诗人是不知不觉中来到此地的,也表现了他对此幽寂之景的惊异之情、“香风不动松花老”具休写所见之景。香风不动,松花自落,隐者居处之清幽可见。第三句“采芝何处未归来”为一转折。贾岛诗中虽略去问句,却还有一回答的童子出现,魏野则将发问的对象也略去了。他自问自答道:满地白云,杳无行迹,隐者想必采灵芝去了。灵芝,历来被认为是长生不老之药,长在深山峭壁,来取不易,隐者这一去,何时归来就难么肯定了。诗人虽未能见到隐者,内心却向往之,他伫立于此,极目远眺,隐隐透出惘然若失的感情,诗篇已终,余音未了。在宋初诗人中,魏野的风格是近于唐人的。《宋史》本传云:“野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写访隐者不遇的诗,除贾岛一首外,唐人如高骈“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惆怅仙翁何处去,满庭红杏碧挑开”,李商隐“城廓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樵渔路,日暮归来雪满衣”,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等等,在唐诗中都属上乘之作。“意味闲雅”(蔡正孙语)是这些诗总的风格。魏野一生没有出仕,居处是“清泉环绕,旁对云山,景趣幽绝”(《宋史》本传),真宗遣使召之,他“闭户逾垣而遁”(《宋诗纪事》卷一),是个真隐士,他写的《寻隐者不遇》诗,于“闲雅”之外,就更有隐逸之风。前人称他诗风“平朴而常不事虚语”(《玉壶野史》),这首诗纯用白描手法,青松郁郁,白云悠悠,构成鲜明的艺术形象。将香风引入诗句,更使整个画面增辉。而这些都显示了隐者的高洁,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
热门诗人
周行己 [宋]
范成大 [宋]
周巽 [元]
李白 [唐]
赵师侠 [宋]
姚合 [唐]
白居易 [唐]
郭印 [宋]
李商隐 [唐]
项安世 [宋]
张昱 [元]
方回 [元]
杜甫 [唐]
释怀深 [宋]
张祜 [唐]
成鹫 [清]
曹勋 [宋]
方岳 [宋]
陈造 [宋]
黄庭坚 [宋]
魏野的其他作品
《寻隐者不遇》
《书逸人俞太中屋壁》
《寄用晦上人》
《书黄池谷王山长屋壁》
《雪竹》
《酬和知府李殿院见访之什往来不休因成四首·暂拥红旌到郡新》
《和长安孙舍人见寄》
《和酬李殿院见访之什》
《薛端公寄示嘉川道中作次韵和酬》
《寄淮南制置使薛户部》
《寇相公生辰因有寄献》
《送宣笔与成都司理刘大著》
《送赵推官赴王太尉辟命》
《次韵和同理王耿殿丞见赠》
《留题仙游寺》
《送刘大著赴任益州司理》
《上知府石太尉二首·功名早岁立艰难》
《啄木鸟二首·爪利嘴还刚》
《上左冯陈使君》
《谢乔职方惠书》
《寄赠知洋州李泽屯田》
《送任秉南归》
《和酬张井见赠》
《寄赠华山致仕韩见素》
《还何学士诗集》
《送魏庄赴举》
《酬和提刑王国博见寄兼谢惠竹簟》
《送钱国博知坊州》
《送县宰王希之阙下》
《和孙舍人重过陕下二首·一种分符两种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