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诗词 > 诗词鉴赏 > 雁门胡人歌

雁门胡人歌

朝代: | 作者:崔颢
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
简介
《雁门胡人歌》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独具匠心,别开生面,生动形象描写了和平给少数民族人民带来的安乐生活,反映了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展现了凝重的反战主题。全诗格律严整,诗境雄浑壮阔,笔力跌宕生姿,体现了清峻的风格。
译文
雁门郡东接古代燕国,郡内高山峻岭遍布,有些胡人的家就住在边境附近。你看,一个胡人解开猎鹰脚上的绳索,让它飞出去追捕鸟雀,自己则骑着当地产的骏马驰骋在辽阔的秋原上,四处游猎。时值深秋,胡人多放火烧山,一处处山头上的野火在寒冷的天气里静静地燃烧着;有时秋雨绵绵,雨点打在山上,溅起湿湿的烟雾,笼罩着山头。看到山头的烟火,胡人误作是狼烟而紧张起来,但接着听说辽西并没有战事,马上又安定下来,时时买酒取乐,经常喝得酩酊大醉而卧在酒店。
注解
⑴雁门:雁门郡。汉朝时期代州为雁门郡。胡人:古代对北方与西域少数民族的泛称。⑵代郡:雁门郡。燕:古代燕国,在今河北东北部和辽宁西部,地处东方,故称“东接燕”。⑶解放:解开束缚的绳子,放飞之。⑷将:驾御。代马:指古代漠北产的骏马。猎秋田:狩猎于秋天的田野。⑸雨:一本作“雾”。⑹辽西:州郡名。大致在今河北东北、辽宁西部一带。辽:一本作“关”。斗战:战斗、战争。
鉴赏
这首边塞诗反映的是边塞胡人的生活。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作者的民族观,他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把胡人与汉人对立起来,他相信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也是爱好和平的,他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同样渴望过一种安宁的生活。首联“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交代了雁门郡的地理环境和当地胡人的分布。颔联生动地描写了雁门胡人日常的狩猎生活:“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这两句中“胡鹰”“塞鸟”“代马”三个意象,都是在动物前冠以一个又边塞特征的修饰词,突出其地域特点,很有边地特色。从胡人的放鹰捕鸟、骑马游猎的生活描写中,读者能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生活气息,令人耳目一新,仿佛看到了一幅“天苍苍,野茫茫”的秋猎画面。颈联生动地刻画了边地的自然景象:“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这两句描绘了“野火烧山”和“雨湿孤峰”两幅画面,意象或浓或淡,或辽阔生动或静谧苍茫,而且富于季节和地域特征。两句中“寒”与“火”、“湿”与“烟”相反相成,互相烘托,趣在其中。另外,山头野火和烟雾颇似战争中的烽火,这对于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来说,很容易联想到战争,行文上自然地引起下文。尾联“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两句写饱受战争蹂躏的人们渴望和平,并在和平的环境中尽情享受生活的情景。这首诗独具匠心,别开生面,生动形象地描摹了胡人的生活状态,有声有色地写出了边地少数民族好勇尚武,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秋日出猎、山头野烧的代北景色及胡人在和平时期从容醉酒的风习,极其新颖别致。诗中先写胡人的日常生活,然后写了一个小插曲,即误将野火雨雾当作烽烟而最终释然。在诗人笔下,胡人与汉人一样,同样厌恶战争并同样富有人情味,因此赋予了此诗以凝重的反战主题。
热门诗人
释怀深 [宋]
张祜 [唐]
李商隐 [唐]
周行己 [宋]
张昱 [元]
方回 [元]
陈造 [宋]
李白 [唐]
周巽 [元]
成鹫 [清]
赵师侠 [宋]
姚合 [唐]
白居易 [唐]
杜甫 [唐]
郭印 [宋]
项安世 [宋]
曹勋 [宋]
方岳 [宋]
范成大 [宋]
黄庭坚 [宋]
崔颢的其他作品
《长干行》
《登黄鹤楼》
《行经华阴》
《雁门胡人歌》
《入若耶溪》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长门怨》
《杂诗》
《邯郸宫人怨》
《晚入汴水》
《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
《赠轻车》
《卢女曲》
《相逢行》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霍将军》
《题沈隐侯八咏楼》
《王家少妇》
《赠怀一上人》
《古游侠呈军中诸将(一作游侠篇)》
《行路难》
《代闺人答轻薄少年》
《岐王席观妓》
《赠卢八象》
《七夕》
《卢姬篇》
《发锦沙村》
《渭城少年行》
《赠梁州张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