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诗词 > 诗词鉴赏 > 咏牡丹

咏牡丹

朝代: | 作者: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简介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与义所写,在这首诗里,诗人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自己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诗人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
译文
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了,回望故乡洛阳,路是那么的漫长。岁月使我变得衰老不堪,今天,我独自一个,流落在青墩溪畔,在煦煦春风中,欣赏着盛开的牡丹。
注解
①一自:自从。②胡尘:指金兵。入汉关:指入侵中原。③十年:从靖康二年(1126)金兵攻陷汴京到诗人作此诗时整整十年。④伊洛:河南的伊水和洛水。《国语·周语》云:“昔伊洛竭而复之。”因此,“伊洛”既指诗人的故乡洛阳,又暗寓他亡国的悲痛。⑤青墩:在今浙江桐乡,当时诗人所居处。⑥龙钟:年老体衰,行动不便的样子,诗人自指。时诗人四十七岁,却有老态之感。
鉴赏
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相交时的著名诗人。这首诗是作者南渡后于绍兴六年(1136年)居住在青墩(今浙江桐乡县北,与乌镇隔水相望)时所作,距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正好十年。“十年伊洛路漫漫”中“路漫漫”既是说离自己的家乡洛阳(伊水、洛水)是路途遥远,也是说家乡被金兵占领的时间也已经很长久了(十年)。在这首诗里,作者表面说的是面对春日盛开的青墩牡丹,自己独自一个在观赏,实际上想说的是什么时间我才能再回到故乡去观赏天下驰名的洛阳牡丹。但想到眼前的景况,时间在无情地流逝,自己已变得老态龙钟,然而家国破碎故土依然难回时,作者通过牡丹而强烈地表达出了对故乡深切无尽的思念及对前景的无望与悲苦万千的愁绪!这首诗作于绍兴六年(1136),当时陈与义以病告退,除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寓居浙江桐乡。他虽身离官场,但心系魏阙,对国事非常关心。陈与义是洛阳人,洛阳以牡丹闻名天下,因此他见到眼前牡丹盛开,勾起了伤时忧国的情感,写下了这首传布人口的佳作。借咏牡丹以抒发国家兴亡之感,思念故园之情,是这首绝句的特色。在构思和手法上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极为相似。杜甫用“江南好风景”来烘托感昔伤今和漂泊他乡的凄苦之情,陈与义用看异乡的牡丹来抒发万千感慨,都是以乐景写哀情,起到倍增其哀的强烈艺术效果。前半回忆往事,既有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意味,也有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慨。“国破家亡欲何之”这和杜甫因安史之乱而漂泊江湖,走投无路的境况也很相似。对于历史背景的交代陈与义更为明确。后两句化用张商英“小臣有泪皆成血,忍向东风看牡丹”,但陈与义写得更为含蓄,更为深沉。杜、陈二人体验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一样,所表现的情景都和自己的生活血肉相连,所以写得一样深刻。而艺术技巧还是杜甫技高一筹,写得更含蓄。
热门诗人
赵师侠 [宋]
黄庭坚 [宋]
张祜 [唐]
周巽 [元]
李白 [唐]
周行己 [宋]
成鹫 [清]
曹勋 [宋]
方岳 [宋]
范成大 [宋]
陈造 [宋]
郭印 [宋]
释怀深 [宋]
李商隐 [唐]
项安世 [宋]
姚合 [唐]
张昱 [元]
方回 [元]
白居易 [唐]
杜甫 [唐]
陈与义的其他作品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伤春》
《送人归京师》
《雨晴》
《襄邑道中》
《早行》
《登岳阳楼二首》
《咏牡丹》
《春寒》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观雨》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岁月移文外》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鸟语知公乐》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竹际笙簧起》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一笑聊开口》
《春雨》
《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涧边以散发岩岫为·哦诗谷虚响》
《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涧边以散发岩岫为·乱石披浅流》
《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涧边以散发岩岫为·举头山围天》
《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巨山同集涧边以散发岩岫为·张子卧石榻》
《陈叔易赋王秀才所藏梁织佛图诗邀同赋因次其》
《王应仲欲附张恭甫舟过湖南久不决今日忽闻遂》
《承知府待制诞生之辰辄广善怀菩萨故事成古诗》
《某蒙示咏家弟所撰班史属辞长句三叹之余辄用》
《题董宗禹园先志亭宗禹之父早失母万方求得之》
《再蒙宠示佳什殆无遗巧勉成二章一以报佳贶一·睆睆休嫌笏与绅》
《再蒙宠示佳什殆无遗巧勉成二章一以报佳贶一·诸公衮衮坐垂绅》
《正月十二日自房州城遇虏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
《蒙再示属辞三叹之余诜赞巨丽无地托言辄依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