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诗词 > 诗词鉴赏 > 寿阳曲·新秋至

寿阳曲·新秋至

朝代: | 作者:贯云石
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简介
《寿阳曲·新秋至》是一首送别曲,在曲中作者寄寓了因离人远去而产生的怅惘伤感之情。作者并不是从正面直接抒发强烈的离愁别恨,而是采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将抽象的愁思寓于具体的景物之中,精心勾画了一幅冷落孤寂的图画,极力渲染凄凉孤独的气氛。作者内心的愁情通过这一幅具体的图画,得到充分的体现。
译文
新秋刚到来的时候,心上人也匆匆离别。在一弯残月映照下,顺着长江流水,画船悠悠然向东远去渐渐隐没。这离别的愁苦煎熬整整折磨了我一夜。
注解
①悠悠:远远地。②起头儿一夜:第一夜。
鉴赏
这是送走行人后的怀想。秋气清疏,易生悲凉,偏偏赶上在这时候送行,行人和送行人的惆怅是可想而知的。宋代柳永有句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雨霖铃》)吴文英有句道:“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唐多令》)都写到了秋令对离人的影响,何况这场分离来临得那么突然!一个“乍”字,给人留下了惊心的感觉。离人远去,送行人还留在江岸边不忍走开,凝视着前方出神。“顺长江”一句是景语,又是情语,意味深长。顺流东下的江水与行舟是同一方向,说明送行人一直在眺望那船影消失的远方;水流残月,一派凄清,那月亮也“残”而不能团圆,恰可作为这番别离的象征;江水不停东流,残月却驻留原处,这又衬示出去者远去、留者伫立的离情别意。更主要的是,水、月都曾是送别现场的见证,正是这长江水载走了行舟,而让残破的月影替代了它的位置。触景生情,送行人眼前自然而然地浮现出当时“悠悠画船东去也”的一幕。将分手情形置于回想中补叙出现,是绝妙的构思,它再度回应了“人乍别”的不堪正视。点明“画船”,上船的当是名女子,按元曲的表现习惯,这场“乍别”发生于男女之间。而“悠悠”二字,又影示了相思的缠绵情味。岸边的“他”同船上的“她”无疑都在相互思念。可这离愁别恨,才只是刚开了个头啊!作品不具体描述此时思念的况味,只用“起头儿一夜”五字,既回应了“人乍别”、“水流残月”,又包含着对往后日子的联想,刻骨相思的滋味,不言自明。《董西厢》卷六〔蛮牌儿〕:“不恨咱夫妻今日别,动是经年,少是半载,恰第一夜!”《西厢记·草桥店梦莺莺》第四折〔新水令〕:“离恨重叠,破题儿第一夜。”刘燕哥《太常引·饯齐参议回山东》:“明月小楼间,第一夜相思泪弹。”都与本篇一样,以“第一夜”来推想和概括今后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离情别绪。元曲善以巧笔呈柔婉的思致,于此可见一斑。
热门诗人
李白 [唐]
陈造 [宋]
郭印 [宋]
释怀深 [宋]
周行己 [宋]
李商隐 [唐]
成鹫 [清]
曹勋 [宋]
方岳 [宋]
范成大 [宋]
杜甫 [唐]
张祜 [唐]
周巽 [元]
项安世 [宋]
赵师侠 [宋]
张昱 [元]
姚合 [唐]
方回 [元]
白居易 [唐]
黄庭坚 [宋]
贯云石的其他作品
《寿阳曲·新秋至》
《塞鸿秋·代人作》
《水仙子·田家》
《蟾宫曲·送春》
《南吕·金字经》
《清江引·惜别其一》
《清江引·惜别其二》
《凭栏人·题情》
《殿前欢·楚怀王》
《红绣鞋·挨着靠着云窗同坐》
《双调·醉春风》
《仙吕·点绛唇·闺愁》
《中吕·红绣鞋·东村醉西村》
《双调·殿前欢·畅幽哉·春》
《南吕·一枝花·离闷》
《双调·蟾宫曲·竹风过雨新》
《中吕·阳春曲·金莲》
《双调·寿阳曲·担春盛·问》
《中吕·小上楼·赠伶妇》
《中吕·粉蝶儿北》
《南吕·一枝花·丽情》
《南吕·金字经·晓来春匀透》
《双调·新水令·皇都元日》
《中吕·醉高歌过红绣鞋·看别人鞍马》
《大石调·好观音·怨恨》
《正宫·醉太平·失题》
《中吕·醉高歌过喜春来·题情》
《越调·凭阑人·题情》
《双调·清江引·弃微名去来》
《正宫·小梁州·朱颜绿鬓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