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诗词 > 诗词鉴赏 > 金陵图

金陵图

朝代: | 作者: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简介
《金陵图》是唐末诗人韦庄的诗作。此诗是作者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后有感而写的吊古伤今之作,诗中指出这组画并没有为南朝统治者粉饰升平,而是画出它的凄凉衰败。全诗语调激昂,寓意深刻,不仅对那些粉饰太平、不尊重历史事实的行为作了有力的驳斥,并点明了发生这种现象的社会原因,而且对敢于反映历史真实的六幅“伤心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体现了作者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
译文
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只不过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当权者的心态而不画伤心图而已。你看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画中,枯老的树木和寒凉的云朵充满了整个金陵城。
注解
⑴金陵:古地名,即今江苏南京及江宁等地,为六朝故都。⑵逐:随,跟随。《玉篇》:“逐,从也。”这里可作迎合解。⑶老木:枯老的树木。
鉴赏
韦庄这首《金陵图》载于《全唐诗》卷六九七。下面是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刘逸生先生对此诗的赏析。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画家是什么人,已不可考。他画的是南朝六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故事,因为六代均建都于金陵。这位画家并没有为南朝统治者粉饰升平,而是写出它的凄凉衰败。他在画面绘出许多老木寒云,绘出危城破堞,使人看到三百年间的金陵,并非什么郁郁葱葱的帝王之州,倒是使人产生伤感的古城。这真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组画。比韦庄略早些时的诗人高蟾写过一首《金陵晚望》:“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结尾两句,感慨深沉。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正在走向总崩溃的末日,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他把这种潜在的危机归结为“一片伤心”;而这“一片伤心”,在一般画家笔下是无法表达出来的。韦庄显然是读过高蟾这首《金陵晚望》的。当他看了这六幅南朝故事的彩绘之后,高蟾“一片伤心画不成”的诗句,似乎又从记忆中浮现。韦庄想:真个是画不成么?这六幅南朝故事,不是已把“一片伤心”画出来了吗!于是他就提起笔来,好像针对高蟾反驳道:“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为什么就画不成社会的“一片伤心”呢?只是因为一般的画家只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专去画些粉饰升平的东西,而不愿意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罢了。诗人在否定了“伤心画不成”的说法后,举出了一个出色的例证来:“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意思是说:请看这幅《金陵图》吧,画面上古木枯凋,寒云笼罩,一片凄清荒凉。南朝六个小朝廷,哪一个不是昏庸无道,最后向敌人投降而结束了它们的短命历史的?这就是三百年间金陵惨淡现实的真实写照。将高蟾的《金陵晚望》和这篇《金陵图》作一比较,颇耐人寻味。一个感叹“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个反驳说,“谁谓伤心画不成?”其实,二人都是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热门诗人
曹勋 [宋]
杜甫 [唐]
郭印 [宋]
释怀深 [宋]
李白 [唐]
周行己 [宋]
赵师侠 [宋]
成鹫 [清]
方岳 [宋]
范成大 [宋]
陈造 [宋]
张祜 [唐]
周巽 [元]
李商隐 [唐]
项安世 [宋]
姚合 [唐]
张昱 [元]
方回 [元]
白居易 [唐]
黄庭坚 [宋]
韦庄的其他作品
《天仙子·金似衣裳玉似身》
《金陵图》
《秦妇吟》
《章台夜思》
《思帝乡·春日游》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
《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清平乐·野花芳草》
《与小女》
《台城》
《浣溪沙·惆怅梦余山月斜》
《喜迁莺·街鼓动》
《古别离》
《怨王孙·锦里蚕市》
《更漏子·钟鼓寒》
《荷叶杯·绝代佳人难得》
《浣溪沙·绿树藏莺莺正啼》
《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浣溪沙·欲上秋千四体慵》
《江城子·恩重娇多情易伤》
《江城子·髻鬟狼藉黛眉长》
《女冠子·四月十七》
《女冠子·昨夜夜半》
《清平乐·春愁南陌》
《清平乐·何处游女》
《清平乐·绿杨春雨》